
导演:
上映:
未知
更新:
2025-07-13 02:00:42,最后更新于
23天前
备注:
已完结
TAG:
未知
剧情:
郑洞天口述:温情叙说“家里的事” ——《大众电影》 2007年第13期 ……(前略) 《鸳鸯楼》:最接近我对电影和生活的认识 1986我拍了《鸳鸯楼》,这该算是篇命题作文。两个由头,一个是表演系明星班要毕业,以前毕业就是在舞台上排一出大戏,但明星班都是著名演员,学院就说咱们花点钱拍部电影吧,那么电影的前提就得是群戏,演员得用得多。另外,当时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大龄青年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双榆树现在的双安商场旁建了一幢“鸳鸯楼”,大约四十平方米不到,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夫妻两人年龄相加超过55岁的才能住上。这两件事凑成了我们的故事。 从整体的美学上说,其实《鸳鸯楼》比《邻居》更纪实。《邻居》是外观纪实,剧情是戏剧化的,故事的结构完全是一个完整的戏剧结构,最后皆大欢喜,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而《鸳鸯楼》是开放的,是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下午,故事结束时家家的矛盾都没解决,但两口子还得过下去。 也就我们第四代会这么拍,要让年轻人拍,或许不是这家离婚就是那家跳楼。人家会说,按你这个故事这两口子怎么混下去呀7这就跟我的想法不一样,我就觉得天下的夫妻全这样,哪有没矛盾的夫妻?到今天我也是这看法,就是所有夫妻之间的矛盾都不足以散伙,干嘛要散伙?!我一直说一夫一妻的爱情是所有爱情故事里最难写的,写第三者特容易,没有第三者的爱情最难写,但是写好了最耐看,因为它是绝大多数人能感同身受到的。很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拍一个纯粹的情感故事。 《鸳鸯楼》里还是用的非作曲音乐,我们叫有声源音乐,音乐是用来作陪衬的。(笑)还在得罪黄准老师。 《鸳鸯楼》里的新课题 因为常常被人问为什么我拍戏的产量不高7被问得多了,我就有了固定答案,也就一直照着这个回答做着。我这样回答:因为我是老师不是职业导演,所以我每拍一部戏都得给自己定个目标,一部电影要定三个以上的课题,拍完以后拿回去能跟学生讲出点道道。所以我的每部作品都最少要干三件以前没干过的新鲜事儿。 《鸳鸯楼》跟《邻居》有什么不一样?《邻居》单机拍摄,《鸳鸯楼》两台摄影机同时拍,双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表演的解放,全过程都记录下来,到剪接台上再挑最精彩的用;最难的就是这两机器摆在哪儿,别打架,别穿帮。《鸳鸯楼》的第二个课题是同期录音,那时一年只有几部片子搞同期,因为怕环境噪音不好控制,而且耗片比高,但拍过同期的人肯定再也不想拍后期配音的了,因为声音、台词都太真实了。第三条,它是个分段体,六个小故事谁跟谁都不挨着。像后来的《爱情麻辣烫》什么的,出了一批分段体的电影,知道的人就说,人家《鸳鸯楼》十几年前就玩过了。 我在《导演阐述》里写了一个意思——“人们从群居的大杂院向往住进单元楼,想要独立的空间,但是住进独立空间又发生了新的问题,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传统邻里那种相濡以沫的关系,被新的生活方式给隔断了。这将是中国人下一步要面临的问题。”这话到今天就更是这样了。我1986年第一次到美国,人家问我感觉纽约跟北京有什么不同,我说我这么跟你说吧,在北京我要是突然失踪了,二十四小时之内我肯定被找着,而在纽约我一旦丢了,二十四年也没人找我!你呆在中国的这个大酱缸里面老说讨厌,怎么不让我清静会儿,找我干嘛呀,我愿意玩失踪!但我在纽约碰见艾未未,穿着一身国防绿在第五大道上走。我说你穿成这样没人看你吗?他说你看有人看我吗?所以,真到了谁也不理你的那一天,你没准又怀念起这个“酱缸”了。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特别丰富的。拍《鸳鸯楼》当时的观念,就是要说每家都有自己的事,这个是最好玩的。至于这些事的是非,谁对谁不对,这个不重要,因为这是生活,没有绝对的是非。你看那六家基本上都是在吵,每家都是,吵的一生都天翻地覆,也没事,这就是最正常的夫妻生活和家庭单元。至今有记者问起我拍的十部片子:你觉得哪部片子最好?我会回答:这个我说不上,我觉得各有不同,因为我每部电影有不同的课题。但《鸳鸯楼》是我比较喜欢的,它最接近我对电影对生活的认识,它是我这十部电影里,唯一一部骨子里面以人物为中心的影片,其它还都是理念第一位。《鸳鸯楼》没有主题,就是写人。那时陈凯歌从美国回来,看了《鸳鸯楼》说:“国内电影已经这样拍人了!”可惜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们拍的电影,真正以人为第一位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第一位的,特别少。 ……(后略)
收起
相关影片
2025
电影解说
泰国
金杰特·瓦塔纳辛 格兰妮·拉素冰帕索尔 Itkron Pungkiatrussamee Chulachak Chakrabongse 纳帕·戈马拉昆 Nantawooti Boonrapsap 塔纳波尔·丘克瑞达 Ethan Fé Narubet Jinpinpetch Jerapann Kampan Chanoksuda Lertvananont Sirakoop Madhanee Issara Nadee Sampao Nakaiam Putthipong Naktong 隆纳西·尼苏 Krisana
消失30年的传奇“真佛牌”重现江湖!一位为筹钱救治父亲而寻宝的年轻人,意外成为这枚佛牌的新主人。一场价值数亿泰铢的惊天赌局就此引爆,各方势力机关算尽、暗藏杀机,只为争夺这枚至高无上的圣物。
已完结
2017
电影解说
加拿大
已完结
1974
电影解说
其它
因为童年时期的悲惨遭遇,玛德琳(克里斯蒂娜·林德伯格 饰)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长大后,她一直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农场中,离群索居。一次意外中,玛德琳遇见了名叫托尼(
已完结
2007
电影解说
大陆
两个已经年迈的女人年轻时爱着同一个男人,年老时又拥有同一个儿子,这是一段怎样复杂的人生故事。整个剧情以两位女人最后合葬一个墓穴而结束,生者和死者又经历一段怎样的磨难呢?
已完结
2020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1997
电影解说
台湾
已完结
2000
电影解说
大陆
山湾村的胡支书,为讨好本村残疾青年雨生的姑父,当今县里的副县长,应诺一定要为雨生找个好对象。但竟未有一位姑娘肯嫁他。情急之下胡支书找本村青年亮子做了雨生的替身,与杏树洼村的姑娘娟子相亲,心灵手巧的娟子
已完结
2022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2003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2014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1999
电影解说
台湾
已完结
2010
电影解说
大陆
根据武汉作家吕幼安的中篇小说《魏莎和她生命中的男人》改编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灯火黄昏》,讲述的是四位年轻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跨越20年的情感冲突和生活经历,全方位地展示了改革开放20年来
已完结
2013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2013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2005
电影解说
大陆
已完结
2005
电影解说
大陆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长江之畔。高中生星子(周韵 饰)与同在装卸站工作的陆粞(郭小冬 饰)朝夕相处,互生爱慕之意。当时正恢复高考,俩人商量共赴考场,但高考前夜陆粞因故退出,郁闷的陆粞醉酒后与同单位
已完结